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

實習札記 (week 5-6)

Week 5-6  (3/13 - 26)

  實習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!在這期間,我在教學上,已經教完國語、數學、社會等三科目各一個單元了!

  對於教學方面,我對於國語還不是很熟悉,感覺很不上手!時常會擔心現在解釋的語詞學生是否瞭解?是否正確?也很擔心學生突然間,所提問出來@@是什麼意思?這樣用對不對?諸如此類的。話說,國語是自己本國的語言,看似簡單,但是,準備起來卻是最複雜、最困難的。須要有扎實的語文基礎,才能夠應付得了吧?
  
  在級務實習方面,感覺越接近月考,老師越累!學生除了要準備考試、寫考卷之外。老師除了要處理平常事務,還要幫學生做複習、改考卷!在第六週,也是月考前的一週,我幾乎每天都埋在考卷當中。似乎,一進學校就要開始改家課,有小考,就要馬上進行批閱!批閱之後,交給輔導老師跟學生進行檢討,檢討之後,讓學生訂正。訂正之後,還要給老師檢查有沒有確實訂正,有哪邊還是不懂的?需不需要特別指導。因此,我都在改考卷、檢查訂正、輔導學童這三個循環一直度過!簡直,手都沒有停過!

  另外,第五週(3/16)碰巧遇到中正大學的紫荊影展活動。因此,週三進修時間就讓校長請客,請全校同仁到中正觀看三個傻蛋。雖然這部片,先前已經有看過,但是,用大螢幕,再看一次的感覺、感觸也會不一樣。在教育體制上、主智主義、印度文化、自然景觀等方面,都值得省思。其時,到中正參加紫荊影展,除了觀看三個傻蛋之外,我還有跟隨實習班級去觀看西班牙動畫霹靂貓。據說,這是他們上學期圖書借閱量,達到一定的額度,因此,學校花錢獎勵他們,讓他們看影片。

  最後,關於第六週(3/23)的週三研習時間,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分享。在這次興中參加教專的老師分享活動中。學習到兩個觀念:
一、在體制內批評、說話,會比在體制外更有力量。
  現在政府,欲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,時常會有教師在反彈教師專業評鑑的問題。但是,這些發起的聲音有沒有讓人聽到?有沒有夠份量?有沒有真憑實據?有沒有辦法站得住腳!還是,一味的批評體制的問題?因此,想要檢討體制的缺失,就要先站在體制內,去敞開心胸,去真正瞭解,這樣才能發現體制內的問題;而非站在體制外,在不了解的情況之下,去進行批判,這樣會有人願意聽嗎?

二、課室觀察、教學觀摩
  在分享會中,教師提到在教專當中,課室觀察只是同組的學習夥伴進入教室,給與教學者一些良性的建議,通常人數只有一兩人而已,也是經過教學者同意而進入。另外,教學觀摩,則會是給與一些建議(此建議有可能是良性或者是待改進的項目),進入教室觀摩的人有可能會很多,給與的意見也有可能不依。這兩者相較起來,課室觀察似乎比教學觀摩輕鬆多,壓力也比較小。所呈現的就是現實、平常的教學情況。而,教學觀摩有可能是用的出來,與現實教學情況有所差異。

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

分享實習班級-班級經營方式

  我的實習班級是三年二班,該班的導師是興中的向日葵種子團隊(正向管教)的成員。因此,在她所帶領的班級,皆以鼓勵替代責罵的方式來管教學生。以下,分享本班的班級經營方式,來讓各位參考。


壹、收心時間

  為了有效讓學生收拾下課亢奮的心情,在每一堂上課前兩分鐘會撥放輕音樂,提醒在教室的同學,即將要上課。在鐘聲響後,則是要求學生閉上眼睛,要求學生邊聽音樂邊收心,來迎接新的一堂課。



貳、積分獎勵制度

一、個人記分

  如果個人表現良好的話,就加個人分數;相反地,如果個人行為表現不佳,則是扣個人分數。每次加扣分以一分為原則,然後,獲得三分可兌換一顆蘋果。每日最高,以獲得三顆蘋果為限(換算成績分為九分)。
  其中,為鼓勵學生上課提早收心(如壹)。在鐘聲響之前,有聽到老師所撥放的音樂,就回到位子上做好,等待上課的同學,就可以獲得一分。


二、團體競賽

  在上課時,依該組成員的表現加扣分組積分,當日積分在最後一節課結算,看哪一小組,是本日的冠軍,該組別可以獲得一顆蘋果。


三、全班表現(快樂表)

 若全班全體表現良好,則在快樂表上加一分;相反,則扣分。何謂快樂表?快樂表就是給學生換取一堂自由快樂的課,以五十分換取一堂自由的課。該堂課,由學生自己決定他們想要上什麼都可以。比方說:電腦、體育等,或者是開同樂會也可以。


備註:
學生以三個個人積分換取一顆蘋果。
十顆蘋果可以蓋一個學校的行為表現良好的章(蓋在品德卡上)。
幾張品德卡,可以兌換文具用品。
最高累計十張品德卡(約1千顆蘋果)可以兌換麥當勞一份。




參、其他

一、舉手一分鐘

  有些學生會趁老師不注意或者是在忙的時候,就會在底下偷偷的講話。此時,班上就會開始變吵鬧。這時,可以採用讓學生舉手一分鐘,讓他們自己數時間,時間到之後,就可以自動把手放下。


二、靜坐

  如果學生行為表現太超過,則可以用靜坐的方式。請學生做在空椅子上,姿勢保持端正,持續幾分鐘,藉此讓學生的心靜下來,趁機會好好反省自己的行為表現是否得宜。


三、禁止下課

  學生行為表現不良,可以剝奪他下課的權利,讓他趁下課的時間,好好反省自己的行為。



四、愛心課文

  有些學生的行為表現,會每次犯者,就可以登記在愛心課文名單之中。教師可以視情況,給學生三次機會,如果學生在課堂表現良好,就可以抵扣掉一次。或者是,拿他們心愛的蘋果來抵免愛心課文一次。
  若,學生行為表現真的不良時,教師可以不給他機會(在黑板上登記號碼,並把號碼圈起來,涵義被關住),此時,學生就必須要享受愛心課文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