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

教學觀摩

 教學觀摩 
 
  首先很感謝學校的校長、主任、老師等人和黃繼仁教授蒞臨指導學生此次的教學觀摩。



一、教學內容介紹

  本單元主要延續學生先前學習的觀念,從複習數線的表示方式等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程。本課程主要教授學生認識毫米的單位;利用刻度尺進行物品的實測與估測。


二、教學觀摩教案



三、教學觀摩邀請卡






四、教學反省、回饋

  本次教學雖然有經過事前,在他班進行過演練。因此,對於演示當次的教學內容比較熟悉,其進度掌握、教學活動安排等有經過微幅的修正來應應本班的狀況。以下,進行自我省思、他人建議與回饋。


(一)自我省思

  在教學時,能對本班進行有效的秩序管控,是一項具有藝術、艱難的項目。因此,在教學觀摩前的課程都一直在磨練這方面的能力。這一切,都希望學生當天的不良行為可以減少一點。關於秩序管控方面,教學觀摩當天,算是成效還不錯!並且,也適時地,化解情緒起伏比較高的學生解決其當下問題,避免影響其他位同學。

  以下是關於本次教學演示其他小地方的自我省思:

1、在黑板上書寫時,教師的視野角度容易忽略座位比較邊緣的學生,因此,可以多方的變換,或者適時地停留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。

2、進行估測活動時,可以確實地要求學生將能夠測量的東西(比方:墊板、尺)先收起來,避免學生偷偷測量,否則會失去估測的意義。

3、適時可以請學習低成就的學生發言,或者詢問此概念是否瞭解,避免重複關注於某些學生。



(二)他人意見與回饋
 
正面: 

 1、善用教具引導學生學習毫米、公分,且教具製作的大小很合適,於後方的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。

 2、教學流程掌握準確與流暢,其時間掌控得宜。

 3、臺風穩健,教學演示情境,不遜於正式教師。

 4、能進行行間巡視,師生互動良好。

 5、學生有偏差行為時,會立即給予口頭糾正。

 6、教授長度單位時,透過實測、估測發展學生的量感。



建議:

 1、教學節奏可以放慢一點,教學時進行到某階段,可以暫時停下來,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,若學生都沒有問題,再往下一個階段進行。
 
 2、可以在教學前後,可以進行比較明確性的單元目標的介紹和總結。教學引導建議:在進行單元目標介紹的同時,可以用一串事件聯結起來,在不知不覺中導出本節的教學目標,不需要刻意的用條列式介紹本次教學目標。
 
 3、在進行行間巡視時,對於不專心的小朋友可以多給予肢體的提示,如拍拍肩膀、摸摸頭等小動作。

 4、進行估測活動時,當有組別答對時,可以增加其它正面回饋,例如:請小朋友給做對的組別拍拍手。

 5、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六公分的長度,學生質疑為何六公分那麼短呢?建議:除了教師講解這種現象之外,可以讓學生親自出來測量此長度,藉此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視覺上的錯覺,及迷思概念的釐清。

 6、在進行估測時,可以要求學生將桌面能夠測量物品的東西收起來,或者將測量物雙手舉著,在半空中估測,如此可以避免學生偷偷測量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